


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> 深度報道 > 正文
作者: 姜培軍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11-25 11:32



聚焦臺灣海峽兩岸血脈親情的院線電影《吾土吾鄉(xiāng)》,近日在曹州牡丹園、菏澤大劇院及魯西新區(qū)呂陵鎮(zhèn)等地取景拍攝。影片以“感動中國年度人物”高秉涵先生為主要原型,藝術(shù)再現(xiàn)了以高春生為代表的大陸赴臺老兵跨越海峽的思鄉(xiāng)歸鄉(xiāng)歷程,深情刻畫了兩岸同胞血脈相連、不可分割的骨肉親情。
光影為媒訴說動人故事
菏澤一村莊村口,高春生走近。
高傳奎站起身問道:“同志,你找誰?”
高春生微微一笑:“俺找高春生?!?/p>
高傳奎回答:“他死在外地多年了?!?/p>
高春生端詳高傳奎:“高傳奎在嗎?”
高傳奎打量著高春生,驚訝道:“俺就是……你是?”
高春生激動地說:“俺就是高春生!”
話音剛落,兩人緊緊相擁……這是電影《吾土吾鄉(xiāng)》中感人至深的一場戲,藝術(shù)再現(xiàn)了1991年高秉涵先生首次返鄉(xiāng)的真實歷史。11月23日、24日,影片在曹州牡丹園、菏澤大劇院、魯西新區(qū)呂陵鎮(zhèn)高孫莊村等地取景拍攝。
《吾土吾鄉(xiāng)》導演于峰在接受采訪時闡述了影片的主旨與取景構(gòu)思?!氨酒阅缸忧?、兄弟情、家國情為核心主題,深情刻畫了貫穿祖國大陸與臺灣之間血濃于水的深情。圍繞這一主線,講述了大陸赴臺老兵跨越海峽的思鄉(xiāng)歸鄉(xiāng)故事,展現(xiàn)了兩岸同胞血脈相連、不可分割的骨肉親情?!庇诜灞硎?,“影片選取了多個富有菏澤地方特色的場景,力求為影片增添更多歷史與生活氣息。”
編劇王敬寶介紹,在影片中,1948年,13歲的高春生因父親遇害,母親命他投奔叔叔,并囑咐他務必活著回來。逃亡途中,他風餐露宿,染上重病,雙腿燙傷潰爛生蛆,生命垂危之際被解放軍救下,卻與姐姐擦肩而過。他歷盡艱辛,憑著“我要活著回家見娘”的信念,踩著浮尸,隨國民黨潰軍登上赴臺船只。在臺灣,他大學畢業(yè)后被派往金門。在一次因思鄉(xiāng)偷渡而引發(fā)的逃兵案庭審中,他高呼“回家無罪”而受到處分。高春生與老兵們?yōu)榉值靡簧准亦l(xiāng)泥土而痛哭流涕,他們發(fā)起回鄉(xiāng)游行,呼吁臺灣當局盡快實現(xiàn)兩岸“三通”。最終,高春生回到魂牽夢縈的故鄉(xiāng),漂泊的游子終于圓了回家夢。之后,他受其他老兵生前所托,陸續(xù)將他們的骨灰?guī)Щ毓释涟苍帷?/p>
影片計劃明年在菏澤首映
電影是溝通心靈的橋梁,也是凝聚情感的紐帶?!段嵬廖徉l(xiāng)》不僅承載著藝術(shù)的追求與匠心的制作,更肩負著一份特殊的使命——以光影為媒介,深情講述兩岸血脈相連、手足情深的動人故事,生動詮釋“兩岸一家親”的深厚理念。
海峽雖淺,隔不斷骨肉親情;月兒彎彎,共映家園情懷。影片主人公高春生的原型高秉涵先生,13歲從菏澤流落至臺灣。他孤身一人,自費將二百多位已故老兵的骨灰送回故鄉(xiāng)安葬,這一壯舉不僅是對承諾的踐行,更是為兩岸早日統(tǒng)一奔走呼號。
《吾土吾鄉(xiāng)》以大陸赴臺老兵返鄉(xiāng)為主線,講述了他們輾轉(zhuǎn)返回故土的心路歷程,映照出臺灣回歸祖國這一不可阻擋的時代趨勢。影片最為動人之處,在于其真實鮮活的取材與人物塑造,全面記錄了大時代下赴臺老兵的生命軌跡與歸家之路,是一部具有紀實風格的深情之作。
該影片于9月3日在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開機,輾轉(zhuǎn)多地取景。據(jù)于峰介紹,電影《吾土吾鄉(xiāng)》在菏澤拍攝完成后將進入后期制作階段,影片片長約140分鐘,計劃明年在菏澤首映,隨后將在全國院線及境外公映,并同步登錄軍事、大學生、農(nóng)村數(shù)字院線及網(wǎng)絡平臺與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。
情系故土夢縈家國
魯西新區(qū)呂陵鎮(zhèn)高孫莊村頭,有一條以高秉涵乳名“春生”命名的道路,是他當年返鄉(xiāng)時捐資修建的。“當年離家時年紀尚小,不知‘孝’為何物,待我從臺灣回來,父母都已不在。未能在父母跟前盡孝,我便把孝心獻給菏澤。”連日來,遠在臺灣的高秉涵持續(xù)關(guān)注影片的拍攝進展。
“1948年農(nóng)歷八月初六,我在父親墳前磕了三個頭,離開菏澤?!备弑貞浀?。告別家鄉(xiāng)親人,他隨逃亡的國民黨官兵輾轉(zhuǎn)至臺灣。初到異鄉(xiāng),舉目無親的他嘗盡人間苦楚。生活越是艱難,他對母親和家鄉(xiāng)的思念就越深切——想起小狗“花臉兒”,想起兒時玩伴“糞叉子”,想起燒餅、羊肉湯和爬叉(金蟬)?!按竽瓿跻?,天未亮我就一個人跑到山上,放聲痛哭,朝著大陸方向大喊:‘娘,我想您!’”高秉涵痛苦地回憶。此后數(shù)十年,他憑借自身努力在臺灣成家立業(yè)。
“月是故鄉(xiāng)明,這幾個字永遠銘刻在我心中。在臺灣看到的月亮,再亮也不及菏澤的明亮?!备弑钋榈卣f道,“我曾寫過:臺灣上空飄來的云,是從菏澤飄來的;臺灣海峽吹來的風,是從泰山吹來的。那時候越覺得回家無望,我就越想家,看見云彩就希望奶奶也在看,望見月亮也盼奶奶同在望。”
“天邊飄過故鄉(xiāng)的云,它不停地向我召喚;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,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,歸來吧歸來喲,浪跡天涯的游子……”1987年,臺灣歌手費翔攜《故鄉(xiāng)的云》登上央視春晚。這首歌借“云”與“風”抒發(fā)了海外游子的思鄉(xiāng)之情,唱出了中華兒女骨肉相連的親情與歸鄉(xiāng)的渴望。四年后,高秉涵終于踏上了故鄉(xiāng)的土地。
在高秉涵心中,天邊飄來故鄉(xiāng)的云,如同母親放飛的風箏,離家越遠心越近?!靶r候,母親總是哼唱一首寒衣曲,那就是我的搖籃曲?!备弑貞浀?,那是當年母親惦記離家已久、生死未卜的姐姐而唱出的心聲,而他相信母親也是如此思念他的?!昂L習習,冷雨凄凄,鳥雀無聲人寂寂……”高秉涵輕輕哼唱起兒時聽過的寒衣曲。母親長眠地下,而高秉涵在臺灣多年保存著母親用過的體溫計、穿過的湖藍色綢衣。母親當年穿過的湖藍色綢衣,曾多年掛在他臺北家中的墻上?!拔颐刻於加妙^頂頂那件衣服,這樣就像在母親的懷里?!备弑f。
故鄉(xiāng)何處是,忘了除非醉。一棵棗樹、半截老墻、幾年前落成的高氏宗祠,故鄉(xiāng)的一草一木無不牽扯著高秉涵的心,絲絲縷縷,魂牽夢繞?!拔蚁M谕ㄈナ溃┲?,乘四月谷雨、牡丹花開時節(jié),將我的骨灰送往菏澤故鄉(xiāng),撒在故鄉(xiāng)的草叢里,以完成我葉落歸根的遺愿。”2015年,高秉涵寫下遺書,“我深信我會在故鄉(xiāng)的草叢里重生?!?/p>
“生在魯國曹州城,流落臺島苦讀經(jīng)。天涯斷腸逾甲子,猶恐不見九州同?!备弑鴮懴逻@樣的詩句?!啊笠唤y(tǒng)’深植于我們的文化與民族心理之中,是中國人永恒不變的目標。”他說。
情系家國,念茲在茲。
記者 姜培軍
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央視網(wǎng) 中國網(wǎng) 光明網(wǎng) 中國日報 中青網(wǎng) 求是網(wǎng) 山東網(wǎng) 魯網(wǎng)
菏澤市政府網(wǎng) 菏澤文明網(wǎng) 菏澤市紀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 燈塔-菏澤黨建網(wǎng) 菏澤長安網(wǎng) 菏澤廣電網(wǎng)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
中國徐州網(wǎng) 連網(wǎng) 鹽城新聞網(wǎng) 宿遷網(wǎng) 中國淮安網(wǎng) 蚌埠新聞網(wǎng) 阜陽新聞網(wǎng) 淮北新聞網(wǎng) 拂曉新聞網(wǎng) 中國亳州網(wǎng)
舜網(wǎng) 青報網(wǎng) 聊城新聞網(wǎng) 德州新聞網(wǎng) 濱州網(wǎng) 東營網(wǎng) 水母網(wǎng) 中華泰山網(wǎng) 東方圣城網(wǎng) 瑯琊新聞網(wǎng)
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172902372011號